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太阳还挂在天上,城市依然喧嚣,人们照常上班、上学、出门吃饭,仿佛一切都不会改变。但科学家正在告诉我们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:人类,这个曾经主宰地球的物种,也许已经走到了命运的起点。
展开剩余85%在两亿五千万年后,那个时候,地球可能已经不再适合任何哺乳动物生存,包括我们自己。听起来像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对吧?但问题是,这个结局,已经在悄悄开始了。
有人问:人类真的会灭绝吗?科学家给出的答案,比你想象得更清晰,也更沉重。
我们必须从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开始说起。这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地理科学家亚历山大·法恩斯沃思博士主导的研究,2023年9月25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《自然·地球科学》上。
一切都建立在超级计算机模拟之上,模拟的是地球的未来,不是几十年,也不是几百年,而是几亿年。
模型很复杂,但逻辑其实很简单。地球的板块在动,气候在变,太阳也在变亮。这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,科学家想知道:如果人类不插手,只靠自然的演化规律,地球会变成什么样?答案是:变得无法居住。
他们预测,再过大约2.5亿年,所有大陆将再次聚合,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,名字叫“终极盘古大陆”。
别看名字挺酷,这块大陆的形状像个甜甜圈,听着有点可爱,实际上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“死亡锅炉”。
因为在这个过程中,地球会经历一系列剧烈的地质运动:地震、火山、撞击、挤压……每一次板块的碰撞,都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。
到时候,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升到600ppm以上,比现在的420ppm高了将近一半。太阳的亮度也高了2.5%。
这两个因素叠加,地球的平均陆地气温将升到40到50摄氏度。注意这只是“平均”,极端情况下,会更高。
而湿球温度,也就是人体无法通过出汗降温的临界点,将超过35℃。人类在这样的温度下,连活几个小时都难。
你可能会说,2.5亿年后我们早就不在了。没错,这个数字大的吓人。但问题是,这个过程是连续的。它不是到时候“啪”一下突然发生,而是从现在起,一点一点地逼近。
科学家用的模型没有加入人类活动的影响,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,地球将自然进入这个极端的阶段。可现实是,我们正在加速这场悲剧。
眼下,全球变暖已经让人类尝到了苦果。高温、干旱、洪水、野火……这些灾难不再是新闻,而是常态。
如果人类继续依赖化石能源、继续破坏自然生态,那么地球变成“超级火炉”的速度只会更快。
法恩斯沃思博士的研究没有提到人类是否能幸存下来,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逃生路线。因为这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漫长的生存游戏。
到时候,大部分陆地会变成沙漠,淡水资源极度匮乏,适合哺乳动物生存的区域将从现在的66%,下降到8%甚至更低。这些区域可能只剩下南极周边、北极圈内或者极少数靠近海洋的狭长地带。
你可以想象吗?几十亿人只能挤在几个冷凉地带求生,其他地方不是热浪就是沙尘,植物无法生长,动物大量灭绝,整个生态系统像是一张断裂的蜘蛛网,随时可能彻底崩塌。
但人类有没有可能活下来?科学家也不是完全悲观。他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出路,比如建造环境控制的庇护所,类似地下城市,或者建造恒温建筑系统,完全与外界隔绝,靠人工气候维持生存。
听起来像是在月球上生活,但如果地球变成了“地狱”,这样的生活反而成了奢侈。
还有一些更疯狂的想法,比如星际移民。搬去火星?去别的星球?这些现在看起来还很遥远,但这并不是不可能。问题是,这些技术目前仍停留在理论阶段,真正实现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突破。
另外一种可能是人类自身的进化。比如通过基因工程,让人类变得更耐热、更能适应高温环境。
也许未来的人类不再需要像现在这样依赖汗腺排汗,他们可能进化出完全不同的体温调节方式。
也有可能,人类会改变生活方式,全部转向夜间活动,白天睡觉,晚上工作,避开高温时段,形成全新的社会结构。
但这些都还是推测。因为这个研究本身是基于当前哺乳动物的生理极限来推导的,并没有考虑未来科技的发展或者人类行为的改变。也就是说,这是一种“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”的结局。
这就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,它不是在预测一个遥远不可触及的未来,而是在用极端的画面提醒我们:今天的选择,会决定明天的命运。
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减排、保护环境、发展绿色能源,也许这个结局可以推迟,甚至被彻底改变。
但如果我们继续忽视气候变化,继续以为“那是以后的事”,那这个2.5亿年的末日时钟,可能会提前敲响。
更关键的是,这项研究触碰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:人类是不是注定要灭绝?有科学家提出质疑,认为这个模型过于悲观,低估了人类的适应能力。
比如未来的能源利用、生态工程、甚至人工智能辅助生存系统,可能都会突破目前的生理极限。
还有人指出,这个研究使用的是“哥白尼原理”,也就是认为人类在时间轴上并没有特殊地位。这个原理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中常用,但在生物演化上,是否合适?这是学界还在争论的问题。
但无论争议如何,这项研究带来的警示意义是无法忽视的。它让我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地球的终极命运,也让我们意识到:人类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。
我们只是这个星球上短暂的一环,如果不珍惜现在的资源,不保护现在的环境,那么未来的孩子们,可能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。
中国的立场很清楚。我们一直坚定支持全球气候治理,积极推动绿色发展。
从“碳达峰”到“碳中和”,从新能源技术到生态修复工程,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在喊口号,而是在用行动证明:只有可持续发展,才是人类的出路。
面对这样一场可能长达亿年的灾难预演,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不是为了我们这一代,而是为了人类的未来。
因为人类灭亡的倒计时线上配资开户,或许已经悄悄开始。但我们还没有输。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。关键是,我们准备好了吗?
发布于:河南省国睿信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